
图1: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第12卷,第16期(封面)
在我国正常人群中干眼患病率高达20%-52.4%,其中,干燥综合征相关干眼症(SSDE)是一种特别严重和进行性的干眼症亚型。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高发和进行性泪腺萎缩为特征,其泪液分泌功能障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干眼症。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环孢菌素滴眼液(如Restasis、Ikervis和Cequa等)治疗SSDE,但其疗效受到泪液和角膜屏障的限制,只有不到5%的药物被眼部组织吸收,而到达泪腺的比例甚至更小。此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腺体萎缩,使泪腺内药物的富集复杂化。
面对这一治疗困境,团队开发出活性氧(ROS)响应型微针贴片(CE-MN)。该微针系统通过泪腺周靶向递送技术,实现了环孢菌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两种药物向泪腺的智能持续输送。在SSDE的炎症微环境中,升高的ROS水平催化了硼酸酯键的断裂,触发了两种药物的智能释放。与传统滴眼液相比,CE-MN贴片使药物向泪腺长效递送超过48小时。该团队在SSDE干眼小鼠模型中证实了这种局部MN贴片比传统滴眼剂制剂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这种微创眼部药物输送系统为SSDE的新型泪腺靶向治疗策略和其他眼部疾病的长期局部输送带来新启发。

图2:CE-MN微针的制备过程及作用机制示意图
这一成果在眼用制剂领域是一个新突破,新型制剂的研发将助力解决临床治疗难题,并可以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微针给药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为患者带来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行业引领,共同发展,伟德国际眼科一直坚持“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理念。随着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眼科研究和眼用制剂的开发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催生眼科学和视觉科学领域产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EXPERTS
专家介绍
华夏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伟德国际眼科天津地区副总院长
· bv伟德国际1946白内障中心学科带头人
· bv伟德国际1946干眼诊疗中心主任
· 全国研究型医院神经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全国眼科医师分会眼科药物治疗学组委员
·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 天津市眼科学会神经眼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 天津市眼科学会防盲学会委员
· 美国国际视觉科学与眼科学学会(ARVO)等多个国际组织会员
· 天津市131第二层次创新型人才
· 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
· 天津市首届创优能手
· 天津市首届医学新锐获得者
· 天津大学与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PI(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眼类器官与脑机交互共融方向)
· 2022年度南开区三八红旗手
· 南开区“协同发展与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 南开区科普专家讲师团
先后于西班牙、印度、香港亮睛工程等医院进行临床fellow的训练,两次赴美国完成眼科博士后研究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眼感染免疫性疾病领域,对眼固有免疫学理论有一定深入的理论研究,获得阶段性结果,为炎症小体参与眼固有免疫在眼感染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和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开展白内障相关药物、纳米载药体系构建及眼部药物递送、视网膜类器官的分化与移植等基础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33篇被SCI收录,包括:Chem Eng J、JACI、IOVS、AJO等知名期刊,总影响因子高达180分以上,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6.744,并于美国ARVO会议上做大会发言。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项目1项,主持伟德国际眼科集团项目2项。获得2016年度天津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启动项目择优资助重点项目,2018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
从事眼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多年,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专长白内障合并近视眼、老花眼、散光眼的矫正,对复杂性和疑难白内障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具有独到见解,并对干眼症、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
EXPERTS
专家介绍
穆菁青博士

毕业于南开大学,于2022年加入伟德国际眼科医院集团从事眼用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近5年发表SCI 收录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包括Advanced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Small Methods 在内的多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2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73 批面上资助、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获得湖南省“小荷”科技人才称号。